醫(yī)學科普 | 出牙期寶寶如何長出一口好牙?應該多吃這些食物…….
發(fā)布時間:2023/11/10 14:48:34??/??瀏覽量:??/??【關閉】
寶寶出生后,
身體在一點點成長,,
其中,出牙更是關鍵的階段性變化,。
加強營養(yǎng)很重要,,
那么出牙期寶寶需要補充哪些營養(yǎng)?
寶寶的乳牙一般在出生后4~10個月之間萌出,,也有一些寶寶出牙較晚,,但無論出牙早晚,只要在寶寶2歲半以前長夠20顆乳牙就可以,。
△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
為幫助寶寶順利出牙,,媽媽們可以適當為寶寶補充這些營養(yǎng)物質:
1. 鈣、磷
牙齒,、牙槽骨和頜骨的主要成分來自鈣和磷,,鈣可以增加乳牙的硬度,磷與鈣結合可使牙齒變得更堅硬,,如缺乏這些礦物質可能導致寶寶乳牙長不大,,堅硬度差、容易折斷,。
因日常飲食和飲用水中往往含磷量超過正常比例,,因此在選擇營養(yǎng)劑時,可以選擇鈣鎂復合或鈣D復合配方,,食物來源如豆腐,、蝦皮、堅果,、乳酪,、酸奶、海帶,、紫菜,、甘藍類蔬菜、綠葉菜,、黑米,、黑豆、黑芝麻等,。
2. 氟
氟是牙齒及骨骼不可缺少的成分,,適量的氟不僅可以促進牙齒牙釉質對細菌酸性腐蝕的抵抗力,防止齲齒,而且還與生長發(fā)育,、甲狀腺功能及血液系統(tǒng)的正常生理活動密切相關,。
含氟量相對較高的食物有魚類和貝類等海產品、沙棘果,、粗糧,、菠菜、土豆等,。
3. 維生素
維生素A缺乏會導致寶寶出牙延遲,,還可能使牙齒的顏色變成白堊色;缺乏維生素C會導致牙齒發(fā)育不良,,牙骨萎縮,、牙齦容易水腫“出血”;缺乏維生素D則會影響腸道內鈣,、磷的吸收及在牙胚上的沉積鈣化,,造成寶寶出牙延遲、牙齒小,、齒間隙稀等,。維生素的食物來源中,維生素A可以在魚肝油,、動物肝臟,、蛋類、牛奶及奶制品,、胡蘿卜或南瓜泥,、各種菌藻類等食物中獲取,;維生素C多存在于新鮮的蔬菜,、水果中;維生素D在天然食物中并不廣泛存在,,相對含量較高的植物性食材有蘑菇,,動物性食材如魚肝、魚油,,雞蛋、乳制品,、牛肉,、黃油和海水魚等。
4. 蛋白質
蛋白質是細胞的主要結構成分,。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,,會導致牙齒排列不齊、牙齒萌出時間延遲以及牙周組織病變等現(xiàn)象,而且容易導致齲齒,。
蛋白質食物來源主要分為植物性和動物性兩種,。植物蛋白包括谷類、豆類,、堅果等,;動物蛋白包括禽、蛋,、畜,、魚、奶等,。
營養(yǎng)科專家提醒:寶寶在出牙期容易牙齦紅腫,、情緒起伏,除以上營養(yǎng)物質的食物來源,,媽媽們還可以在輔食的形狀上由米糊,、菜泥到大顆粒的食物逐步過渡,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