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島都市報:頭胎患有孤獨癥第二胎也容易得
發(fā)布時間:2017/4/14 9:59:05??/??【關閉】
孤獨癥,是世界上患病人數(shù)增長最快的嚴重性疾病!這句話在青島市婦兒醫(yī)院心理科主任匡桂芳看來,毫不夸張,。20年前她一月才接診幾例,現(xiàn)在一天就能接診到2至4例,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孤獨癥與遺傳因素有關。如果第一胎是孤獨癥,第二胎患病幾率高達20%,。4月2日是“世界孤獨癥日”,匡桂芳提醒家長,孤獨癥兩歲以內干預最有效,。當不幸發(fā)生,全家人要勇敢面對、通力合作,而不是把大部分的壓力都施加給媽媽一個人,。
匡桂芳曾經(jīng)接診過一個11個月大的寶寶,“家長抱著孩子來看病時,表面非常平靜,因為他們已經(jīng)做好了心理準備”,。之前家長發(fā)現(xiàn),他們的寶寶跟同齡孩子們有很大差別:叫名字完全沒反應、被逗樂時完全不會笑,、雙眼注視他時完全不看你……除了這些,還有一個非常典型的癥狀:當家長抱他到院子里時,壓根不理睬其他小朋友,偏偏對電線桿情有獨鐘,有時能盯半個小時……
這個寶寶真是得了孤獨癥嗎?匡桂芳解釋道:孤獨癥核心癥狀是社會交往障礙,如缺乏目光注視,、獨自嬉玩,、不合群,、聽力正常但不理人等;還有一項是狹隘的興趣和重復刻板的行為,例如轉圈,、拍手,、迷戀電視廣告、天氣預報等,。
“僅從這兩大表現(xiàn)分析,這個寶寶很明顯有孤獨癥傾向,但3歲以內的大腦有很強的可塑性,所以不敢輕易下定論,只要干預及時,將來會有很大的改善,。”匡桂芳提醒這對夫妻,回家后不能灰心喪氣,要利用夸張的聲音和表情刺激孩子的反應,追隨孩子的興趣,陪他一起看電線桿。
調皮,算是自閉癥患兒的一個表現(xiàn)特征,匡桂芳特別強調,多動癥的孩子也很調皮,所以有些孤獨癥的孩子極易被誤診,。實際上,這兩種病有顯著區(qū)別,最核心的區(qū)別是社會認知,。多動癥孩子的社會認知沒問題,語言正常,即便調皮也會分場合,而孤獨癥孩子不會。所以,當家長發(fā)現(xiàn)孩子特別調皮時,盡早到醫(yī)院明確診斷,不要想當然當成是多動癥。
為何會得孤獨癥?可以預防嗎?專家說,孤獨癥病因不清,目前無法治愈,強化訓練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,而成效的關鍵是盡早干預,。做到及早干預的前提是學會識別孤獨癥,匡桂芳總結了七大高危特征:6個月后不能被逗樂,眼睛很少注視人,;10個月左右對叫名字沒反應,聽力正常;12個月對于言語指令沒有反應,沒有咿呀學語,沒有動作手勢語言,;不能進行目光跟隨,;對于動作模仿不感興趣;16個月不說任何詞匯,不理睬別人說話,;18個月不能用手指指物或用眼睛追隨他人手指,沒有顯示參照與給與行為,;24個月沒有自發(fā)的雙詞短語;任何年齡階段出現(xiàn)語言功能倒退或社交技能倒退,。家長可以對照這七大高危特征進行篩查,。
匡桂芳特別強調,有很多人以為孤獨癥的孩子在某方面有特殊的天賦,如繪畫和音樂,只要好好培養(yǎng),將來會成為名家。其實不然,孤獨癥天才只有極少數(shù),。所以,家長若發(fā)現(xiàn)孩子沒有這方面的天賦,就不要強求,。
新聞鏈接:http://bddsb.bandao.cn/pc/bddsb/20170406/ArticelB07004YQ.htm